? ? ? ?在前面的几篇文章中,我们就介绍过纸张、油墨对实地密度的影响,找到印刷最佳实地密度是提高印刷品质量的关键点,也是提高印刷品光泽度的重要点。印刷工艺对实地密度的影响主要有:机械故障以及印刷速度、印刷压力等工艺参数设置不当都会影响油墨的实地密度。
?
? ? ? ?当印刷机的压印滚筒齿轮出现磨损时,压印滚筒与纸张将会出现接触不良现象(此时将纸张认为是平滑的),影响到油墨的转移,造成实地印迹发虚实地密度小。如果润版液和油墨的量设置不当,润版液的量过大,会导致水墨不平衡,油墨会被严重乳化,进而影响油墨的实地密度。印刷中如果突然较大程度地提高印刷速度,而对印刷压力没有相应增大,必然使印版滚筒与橡皮布滚筒、橡皮布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时间减少以及接触面积减小,影响油墨的转移,引起油墨转移不完整,导致实地密度变小。
?
印刷厂印刷车间
?
1、印刷压力直接影响着油墨的转移程度,而印迹墨层厚度是否达到标准,也影响着印刷品的光泽。若印刷压力过大油墨传递到纸张上时,网点墨迹变形达不到标准,印刷品光泽就差;印刷压力过轻能勉强将油墨转移到纸面上,但墨层浮在纸张表面不实,极易形成粗糙不平的墨层,从而影响印刷品光泽度效果。在进行两色或多色迭印后,特别是几种颜色实地版同实地版相迭印时,如果前一色固着不好或辅助剂添加不当,都有可能影响印刷品光泽。
?
2、润版液辫丑值,胶印印刷是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来进行印刷的,胶印印版的图文部分具有亲油拒水的特点,而空白部分具有亲水拒油特性,印刷过程中印版上经过水润湿的空白部分会形成一层水膜,当油墨传到印版上,就只有图文部分才会沾上油墨从而印出图文。配制的润版液的辫丑值一般在4.5-5.5之间,润版液辫丑值过高版面亲水能力会变差,会导致印版空白部分容易染上油墨起脏,如果采用以干性植物油连接料为主体的油墨,当润版液辫丑值大于一定数值后,油墨与润版水的介面张力会下降,从而会引起油墨的严重乳化,这就直接影响印刷品的光泽。润版液辫丑值过低时,印版表面会受到严重的腐蚀,甚至破坏印版空白部分不感脂层,使印版空白部分出现砂眼。从而不能形成坚固的亲水层,辫丑值过低的润版水还会影响油墨的传递以及印迹的干燥,最严重时随着腐蚀的进一步扩张,图文部分和金属版基的结合遭到破坏,不仅造成网点损伤,还会降低印刷品的光泽。
?
3、油墨乳化包括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两种形式,其中水包油型在胶印过程中极少出现。印刷过程中油墨在水分过大时会发生乳化,印迹看上去墨层很厚,但油墨分子成了水包油的状态,导致印迹干燥后色彩暗淡、光泽度降低,轮廓模糊、色泽变化大,印品与签样色泽误差,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问题,例如印迹干燥速度慢、使印品背面粘脏、油墨粘度降低、印版产生浮脏、颜料颗粒凝集、造成花版和糊版。在印刷过程中坚持墨稠水小的操作方法是,尽可能地使墨量稠、水量小。这是因为墨稠粘度大,也就是说油墨的内聚力增大,相应地增强了油墨分子之间的粘附力,从而提高了油墨的抗水性能,减小了水以细小液滴分散在油墨中的比率,降低了油墨的乳化值,从而保证印出的产物色相纯正、饱和度高、色彩鲜艳、墨层厚实、网点扩大值小,而且图文清晰、饱满厚实。在胶印过程中除了纸张性质,水斗液成份,车间温湿度,油墨各组分的性质,油墨辅助料等因素,控制印版版面水份的用量,保证以最少水量,而使印版不粘脏的最佳动态的平衡状态下,以实现图文印迹色彩的还原、灰色平衡、光泽度好、各色密度及阶调值符合要求的印刷品。
?
4、油墨辅助剂的影响。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物理性质、化学性质或印刷适性不能与印刷作业相匹配时,需要使用油墨辅助剂来进行适当的调整,以利顺利的印刷。辅助剂中的防粘剂、去粘剂、调墨油、干燥剂等辅助剂中绝大多数都会对印刷成品光泽带来不利的影响。例如我们常见的6号调墨油,在油墨中起着稀释作用,也起着减低油墨粘度的作用,加入到油墨后会增加了油墨的流动性,同时也降低了油墨的干燥性,会对印迹的光泽不利。所以我们在油墨的调配过程中,在考虑印刷品最终目的之后,应严格控制辅助剂的加放,如果光泽效果要求较高,应少放或者不放辅助剂。
?
5、油墨墨层厚度的影响。正确合理地使用油墨是保证印刷品色泽的重要环节,油墨太稠和太稀都不利于均匀的输墨和布墨。油墨太稠印刷的膜层就过厚,油墨流动性差,造成传递不畅画面暗调区域网点模糊不清、色彩趋深、层次沉闷。油墨太稀印刷的墨层过薄,印刷品墨色显得发淡,印件似经受多年的日晒风吹,陈旧不堪,调配油墨不易太稠和太稀,印刷时墨曾才会适中,色彩接近原料,层次分明光亮区域映出光亮的层次。印在纸张墨层的厚度一般采用光度测量法,即用反射密度计测出印在纸张上墨膜的密度值,密度值越大墨层越厚。黑色油墨1.8词2.0,青色油墨1.45词1.70,品红色油1.25词1.50,黄色油墨0.9词1.05,印刷效果较为理想,在没有反射密度计的情况下,多以印刷样对照签字附印的打样稿,既看实地区域墨色,也看网点区域墨色,把墨色调校至印刷打样稿基本相同,印刷样的墨色厚度略比打样稿要厚一些。如果采用胶版纸印刷,墨层更应印刷得厚实一些。